犬貓前肢常見腫瘤

犬貓前肢常見腫瘤

在看前肢跛行的研究時,腫瘤也是不可忽略的原因之一。今天重點整理一下最近一篇Vet Clin Small Anim 51 (2021)上的Review研究,看看前肢有哪些常見的腫瘤,又有什麼注意事項?

此篇內容較為專業生硬,為個人筆記,比較適合獸醫閱讀。但一般飼主也可略窺獸醫師在診療時的醫療邏輯。

 

前言

犬貓前肢跛行、腫脹、或團塊都是腫瘤可能的表現,早期確診病因才能使治療效果更好。

雖然大部分腫瘤都是中老年發生,但是年輕動物也是有可能得腫瘤的。例如骨肉瘤便有6的月齡的病例報告。

腫瘤的跛行通常是慢慢出現、慢慢變嚴重。對於一般止痛藥的反應也不好。若有腫塊,最好檢查其他部位是否也有腫塊。若關節腫脹也要檢查其他骨骼關節有無異常。

對腫塊細針採樣(FNA)、粗針採樣、或手術生檢採樣都是非常重要的。除了腫塊本身,附近的淋巴結也需要採樣。而X光、斷層掃描CT能幫助了解是否有骨頭溶解和更小的轉移病灶。

 

個別位置的腫瘤

指頭的腫瘤(Digital tumor)

鱗狀上皮瘤(squamous cell tumor, SCC)是狗最常見的惡性腫瘤,而且可發生在多個指頭。第二常見的是惡性黑色素瘤(Melanoma)。

在貓最常見的腫瘤也是惡性上皮來源的,包括鱗狀上皮瘤和腺瘤(adenocarcinoma),但是惡性肉瘤類如纖維肉瘤(Fibrosarcoma)、骨肉瘤(Osteosarcoma)和血管肉瘤(Hemangiosarcoma)也時常被報告出來。

腺瘤也可能出現在不同的指頭。值得注意的是,若貓的指頭出現惡性上皮來源腫瘤,那麼有87.5%的比例是肺部腫瘤轉移來的。同時檢查肺部是十分重要的一環。

由於犬貓指頭常見的腫瘤在發現時都有一定比例已經轉移,狗SCC約1~2成、黑色素瘤約3成,進行附近淋巴結細針採樣和胸腔X光便顯得十分重要。

治療方面手術切除是首要選擇。小的腫瘤只需進行截趾手術便足夠,但較大的腫瘤還是需要截肢。

SCC:狗一年存活率50~83%、兩年存活率18~62%。貓存活中位數為12.5週。

黑色素瘤:狗一年存活率42~57%、兩年存活率13~36%。

 

皮膚與皮下腫瘤

肥大細胞瘤(Mast cell tumor, MCT)是狗最常見的皮膚腫瘤,約佔1/5。通常低惡性程度的MCT經過手術切除後預後較好。關於MCT可參考之前文章(狗肥大細胞瘤開刀治療前該知道的4件事)。

軟組織肉瘤(Soft tissue sarcoma, STS)約佔皮膚腫瘤的15%,是較為實質的中胚層細胞腫瘤,由肌肉、肌膜、神經、脂肪、結締組織生長而來。

比較不容易用細針採樣診斷,手術切除如果沒有大範圍切除容易原位復發。

在四肢常常沒有空間可大範圍切除,但若是低惡性STS,小範圍切除復發率約10%,存活中位數約703天。

高惡性STS則建議大範圍切除合併皮瓣重建,甚至截肢。STS若和合併放射線治療,存活中位數可達2270天

 

關節腫瘤

組織細胞肉瘤(Histiocytic sarcoma, PAHS)是狗最常見的關節腫瘤,除了關節腫脹,也常會破壞鄰近關節的多個骨頭。

由於侵犯到關節、神經肌肉等組織,往往只能截肢切除腫瘤。若無法截肢則建議放射線治療,因爲有9成的病患可以改善跛行的情況。

進行手術切除的病患存活中位數398天,進行放射線則是240天。但有報告指出約7成病患診斷時已有轉移,所以只截肢只能活161天,而搭配放射線和化療等治療可達568天。

 

骨腫瘤

任何中老年的中大型犬若發生跛行和骨頭腫脹,都要懷疑骨腫瘤。帶光靠X光很難判斷,所以必須做超音波引導穿刺或手術採樣來確診。

惡性骨肉瘤(Osteosarcoma)是狗最常見的骨腫瘤。轉移率非常高,斷層掃描檢查胸腔和全身骨骼有助於提早發現轉移病灶。

目前沒有最佳的治療方法,通常是合併手術、止痛、雙磷酸鹽藥物、放射線等方式來控制腫瘤。

 

皮膚或肌肉內的血管肉瘤

皮膚和肌肉內的血管肉瘤(Heamangiosarcoma, HAS)沒有那麼常見,但預後不佳,存活中位數約二百多天。

雖然與內臟常見的HSA相比較不常轉移,但仍有機會。且內臟的HSA有近1/4會轉移到骨骼肌肉中,因此全身檢查仍很重要。

 

總結

在開始治療腫瘤之前,要得到正確的診斷!

細針採樣(FNA)是一種很好的初步檢查。能排除非腫瘤疾病和診斷某些特定腫瘤。

手術生檢採樣(Incisional biopsy)是細胞檢查沒法判別時的好工具。除了能判斷腫瘤種類,也能提供飼主最終治療和預後的資訊。

若發現惡性腫瘤,在開始治療之前,進行全身的檢查來了解癌症分期(tumor staging)是十分重要的。

 

 

維康動物醫院 胡俊琨 獸醫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