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康外科新知–文獻小整理:院內負壓抽吸系統的負壓傷口治療

( 本文內容硬核,適合專業人士閱讀 )

 

開放性傷口的照顧方式有很多,傳統的方式有:清創、頻繁更換包紮、特殊敷料的使用等。此外,負壓傷口治療已被證實對於開放式傷口有刺激肉芽生成、幫助傷口癒合的效果;然而,在傷口上使用負壓治療會需要特殊的敷料、耗材及儀器,以達到服貼傷口及維持穩定負壓的效果 (負壓建議維持在-75 ~ -125mmHg之間),這些儀器普遍昂貴,並非所有的飼主均能接受。

 

因此,有許多人嘗試以各種方式來儘可能取代這些昂貴儀器的使用,包括像是負壓引流球 (JP drain),但可惜沒有辦法達到穩定的負壓,壓力也沒有辦法好好的追蹤。而這篇文獻的作者則嘗試以院內的負壓抽吸系統來提供穩定的負壓,實驗是否可以作為負壓治療的選擇方式之一。

 

 

實驗方法為體外實驗,以市售的負壓治療系統作為對照組,實驗組則是以院內負壓抽吸系統作為負壓來源,接上壓力偵測器,來評估各組之間的壓力穩定狀況;此外,實驗組的連接系統中間也會街上延長管,以實驗延長管線系統會不會造成壓力的不穩定。

 

實驗結果顯示,實驗組的院內負壓抽吸系統可以維持與市售的負壓治療系統差不多相等的負壓;延長管路對於壓力波動的影響可以忽略不計。

 

雖然實驗顯示以院內負壓抽吸系統作為負壓治療可以達到與市售的負壓治療系統等同的效果,但仍需注意不少限制:院內負壓系統通常沒有壓力監控設備,無法監控是否有空氣滲漏、大量失血、壓力過高或過低的狀況;抽吸出來的廢液也會需要人為替換,會有人員暴露到病原的風險。因此,以院內負壓抽吸系統作為負壓治療,可以有效降低使用市售負壓系統的昂貴費用,卻也會需要投入更多的人力成本在監控及管線操作上,但確實是一種可行的替代負壓治療方法。

 

參考資料:Davey, Jack S., et al. “In vitro evaluation of a hybrid negative pressure system for wound therapy.” Veterinary Surgery (2024).

 

維康動物醫院 黃鈺翔 獸醫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