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椎間盤突出

當您的寶貝出現以下症狀:脖子痛(例如頸部僵直、不願意抬頭或轉頭)、背痛(背部拱起來、不願意站起或坐下、行動緩慢)、走路或跑跳困難、活動力下降、動作不協調、抱抱或是觸碰頸部/背部時出現哀嚎聲,甚至是沒辦法走路、腳腳軟弱無力、站不起來或是癱瘓,那麼牠的脊椎可能出問題了!!

 

脊椎骨就像是一節一節的火車,脊髓神經就像是住在裡頭的乘客,藉由脊椎骨的保護來避免受到傷害;而椎間盤就像是軟墊一樣,位在一節一節的脊椎骨之間,作為緩衝,避免身體在運動時,對椎體產生過多的壓力。正常的椎間盤物質是柔軟而富含水份的,但當椎間盤物質退化變性,進而突出壓迫到脊髓神經,就會造成疼痛以及上述等神經症狀。此疾病不只會發生在狗狗身上,貓咪也有可能。好發犬種包括臘腸犬、米格魯、貴賓犬、北京犬、可卡犬、科基犬、西施犬等,其中臘腸狗發生的機率比其他犬種高出10倍。腸腸的爸爸媽媽們可得多注意!

 

椎間盤突出的發生位置從頸椎、胸椎、腰椎等皆有可能,端看是哪一處的椎間盤變性突出造成脊髓神經的壓迫,進而導致該段神經支配控管的肢體出現問題。發病症狀依脊髓神經受傷程度可分成五級,第一級主要為神經壓迫處出現明顯疼痛,寶貝可能突然活動力下降、不敢動、肌肉僵硬、食慾不振,甚至是不時的哭叫哀嚎;隨著病程的惡化,可能陸續出現肢體拖行、腳背著地、步態不協調、軟腳等異常的行走狀況,甚至造成癱瘓、排尿排便失禁,最嚴重的狀況連深層的痛覺都會喪失。病程大多是急性,不一定有外傷的病史,有些家長一開始注意到只是疼痛的狀況,但也有狗狗惡化的速度很快,直接進展到癱瘓的階段!

 

神經的受傷大多都具有時效性,如果爸爸媽媽們發現家中的寶貝出現類似的症狀,請立即就醫,以免耽誤了寶貴的治療時機喔!門診時醫師會先進行完整的神經學檢查,綜合各項神經反射的檢查結果來定位,判斷壓迫可能的發生位置。X光片可以幫助我們了解脊椎骨的排列,以及椎間盤狹窄的位置。但神經在X光片下是不顯影的,若要確切知道脊髓神經受壓迫的位置(可能不只一處),以及神經壓迫的嚴重程度,就必須在全身麻醉之下進行脊髓造影,藉由造影劑流動的狀況來找出壓迫的位置。此外,也可以在全身麻醉下藉由核磁共振或斷層掃描等高階的影像學檢查來確診,找出是哪幾節脊髓神經受到壓迫。當然,在全身麻醉之前,完整的血液學檢查也是必須的,目的是用以排除其他代謝性疾病的可能性,也為了小朋友們的全身麻醉安全作把關。

 

椎間盤突出的治療可以大致分為外科手術治療與保守治療兩個大方向,需針對動物的症狀、病程與嚴重程度來評估。脊髓減壓手術的目的在於移除壓迫脊髓神經的椎間盤物質,術後須搭配持續的人工復健,包括關節被動活動、肌肉按摩、練習站立及行走、電療等,若病患的神經受傷已造成排尿、排便控制困難,則需定時施以人工擠尿與排便,減少泌尿道感染的風險(勿超過24hr未排尿)。保守治療的目的為舒緩發炎的神經組織,必須嚴格的限制運動(為期6-8週),充分休息,並搭配適當的藥物治療,使病變區纖維化而減少更多椎間盤物質的突出壓迫。此外,也可嘗試針灸等中醫療法。

 

椎間盤突出是個跟時間拔河的競賽,早期診斷、早期治療可及早減緩神經受損,也多有較佳的恢復,但實際恢復狀況仍需視脊髓神經實際受損程度而定。因此,若發現寶貝有類似的神經症狀,尤其是突然癱瘓了、站不起來了,請立即就醫,以免耽誤了神經的黃金治療時機!若脊髓神經嚴重壓迫導致深層痛覺喪失(家長可嘗試用力的掐寶貝站不起來的腳腳,正常應會有生氣、回頭、想咬人、發出哀嚎等不高興的反應,但若完全沒有痛的感覺,就不妙了!)的時間超過48-72小時,即使開刀也只剩不到百分之五的恢復率!家長們可得特別注意呀!

藉由顯影劑的檢查發現被壓迫到的脊髓神經

 

手術後的電療治療

 

手術後的復健帶復健